首先来看上游供应:
国内供应分布主要分为三大块:
(1)第一大是中石化,产量占比 32%,其原料主要进口中东原油(沙中、沙重、科威特), 原料收率约 24%-30%;二次炼化装置居多,属于化工燃料型复杂炼厂;跟随炼化+炼油综 合利润调节开工。
(2)其次是地炼占比 31%,中石油占比 30%,两者合计产量占比 60%。大部分为简单燃料 型炼厂,主要进口马瑞原油(重油收率最高 58%-62%),一次简单常减压分馏为主(部分地 炼带二次加工焦化裂化装置),跟随炼油利润(柴油+沥青)切换开工。
(3)最后是中海油产量占比 7%,主要用 36-1 油(重油收率 50%以下),质量好于传统重 质油,大部分产高标号(焦化料),自用进系统内焦化裂化装置为主,道路沥青较少涉及。
另外,石油沥青是原油炼制的产品之一。理论上,原油加工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沥青的产量。
国内生产石油沥青原料来源及占比
国产沥青原料以马瑞油为主,主要是当地的原油生产沥青时的减压渣油收率更高,但其他 区域的原油同样可以用来生产沥青,只是收率的差异。因此,对于沥青而言,真正的原料 短缺局面是比较难碰到的。国内三大炼厂生产沥青使用的原料主要如下:
(1)沥青产量中石化占 32%,基本对应 33%的沥青原料,主要来自于中东(沙重、沙中、 伊重、科威特、阿曼等)
(2)中油和地炼占 61%的沥青份额里面,其中有 45%来自于委内瑞拉(以马瑞原油为主), 另外 13%来自于国产油(主要是中油旗下炼厂,对应塔里木、克拉玛依、辽河等。)
(3)中海油占 7%的沥青生产份额,基本使用自产石油。
近些年来,我国石油沥青月产量维持在 150-300 万吨,到年底最高月产量超过400万吨。我国石油沥青生产主要集中在辽宁、 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新疆等地,按区域来看,华东产量占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