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17 14:21 浏览人次:
近几年我国大批沥青路面进入集中养护期,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其中约95%为骨料。如果将废料抛弃,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对资源也是巨大的浪费。近年来石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表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在促进资源配置调整。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愈发重要。
随着再生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各种再生剂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再生技术出发点是补充沥青由于老化而损失的有效成分,从石油化工产品中选择合适的副产品是目前常见的思路。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者以“绿色”“环保”为目标,试图通过生物型再生剂的研发,取代石油基再生剂。
有文献研究了利用柑橘果皮制出的再生剂对沥青的还原效果。据报道,柑橘属科的果皮中富含色素、香精油、果胶、生物类黄酮等有机物,其中含有饱和分、芳香分,符合再生剂的成分要求,且产量大、完全绿色。研究通过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柑橘果皮制备的再生剂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化学成分类似于沥青老化过程中缺失的饱和分和芳香分。又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对比该生物再生剂与一般石油基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该生物型再生剂再生效果显著,与常规石油基再生剂效果类似。
但文献中并未提及再生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这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提取方法是否经济、环保,否则与生物型再生技术的出发点相悖;二是其他成分是否才是发挥再生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有报道的生物型再生剂研究多有此类问题。事实上,有研究者通过短期老化沥青、长期老化沥青再生后的三大指标和旋转黏度指标,对生物型再生剂与两种工程应用的再生剂的再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型再生剂的再生能力较弱,要达到相同的还原效果需要大幅增加再生剂掺量。
生物(植物)沥青技术在理论上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在工程应用上,还难言可行。